早上好!各位朋友,今天我来给大家起一个头,首先非常感谢我们的段总和他的伙伴们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、相互学习、相互分享的平台,我知道在坐的各位都是注塑行业的精英人士,我本人是工业设计专业的,那我在想,针对一个产品的开发而言,其实我们是在同一条线上的,只不过我们做的是前端的设计研究工作,各位做的是后期的实施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、让产品落地、批量化生产。所以我们今天从一个产品诞生前期的思考开始。
我今天给各位分享的主题是“品牌产品设计与人性化研究”,因为目前很多企业选择自主经营品牌产品,也是为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。
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品牌产品设计,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产品设计有两种情形,一种是为一个品牌而设计的产品,另一种是为多个贴牌而设计的产品,也就是我们说的为别人代工,赚代工生产的钱,设计只是一个嫁衣的作用。这两种情形的设计工作所需要思考的内容是不太一样的。
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品牌产品,为一个品牌而设计的产品,他的目标是为长期品牌利益服务的,强调品牌元素的独特性,强调传承品牌文化,讲究产品形象与品牌形象相吻合。具体体现在产品外形轮廓、材料、表面工艺、标准色、标准字、标准丝印内容、标准布局等的规范性、连贯性,以及品牌惯有的创新方式和研发能力,通过产品的形象、设计创新的体验呈现品牌产品的性格。我讲通俗一点,比如说,有一些品牌你去观察会发现,他们习惯用一种圆润的、曲线形态去呈现它所有的系列产品,这样做出来的产品,放在一起也能让人一眼感觉就是一个品牌做出来的东西,也有一些品牌习惯用硬朗的、粗矿的、强壮感觉的产品去呈现它的产品。并不是说怎样好看怎样设计,必须在满足了传承品牌元素的基础上去做设计延伸。
产品设计融入品牌元素目的为提高产品的易于识别性、品牌美誉度、提高品牌产品的生命力,适合品牌战略模式,经营自主品牌产品。它讲究品牌及其产品的自我形象、创新力、信誉、服务,主要面向终端用户。
为多个贴牌而设计的产品,目标是为短期商业利益服务,设计风格没有针对性,多般为纯粹的嫁衣设计,无需讲究品牌元素的传承,怎样好看怎样做,由设计师全新全面的自主定义设计样式。通过产品造型为卖点,为商业目的做嫁衣,主要针对批量订单模式。这种设计工作讲究时效性、成本控制、经济效益,主要面向中间商。
为什么用户倾向购买品牌产品?
因为品牌产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产品,为用户服务。讲究产品质量、信誉、服务,是用户对品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依赖感。
为什么用户倾向购买国外品牌?
因为我们国内的许多品牌,只是在做“牌”,更多的资本和精力投放在形象门面工程。别人不光做“牌”,更重要的别人把“品”也做好了。
品牌战略其实是用户口碑战略,是诚信和品质的战略,而口碑需要经过用户使用体验后才会有的,不是单纯的搞搞形象就叫品牌产品。
我们国内的品牌产品现状?
产品:缺乏实质性的创新,核心部分拿来主义,换上全新的嫁衣。
品牌:产品故事很浪漫,情节很用心,像真的一样,我看到我们国内很多新生品牌产品,产品的背景描述都很高大上,来头都不小。
这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,说明我们的品牌形象设计、品牌策划已经很优秀了,但原创性产品研发投入很薄弱。“品”没做好,“牌”的口碑就上不去。
经营品牌就要经营“品牌信誉度”,从一个品牌的角度看,品牌产品的初衷是希望用户知道他是有讲究的,不是随意迎合市场趋势的。是对创新的讲究、质量的讲究、品味的讲究,通过产品作为载体体现出来,从而达到品牌经营目的。我们来观照一张对比图各位就很清楚,我们国内原创的外观很多,因为投入少、效率高,来钱快,就是不长久,我们原创的功能相对弱了很多,服务就更甚,如果我们能够将一个产品由内到外以及服务的质量都做上去,我们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。
我们讲回品牌产品,那么品牌产品如何风格定位?
我们知道品牌有两种情形,就是已有的和未来的,通俗的讲就是现有品牌已存在的品牌元素,全新的品牌是0元素,从无到有。
现有品牌产品上的“品牌元素”是什么?我找了不同品牌的几张图给大家对比参考,这是手机的图片,我们看每个品牌的按键字符都有各家的特色,谁也不抄袭谁,且在一段时期内,更新换代的产品也都会持续保留这个品牌元素,包括他们的产品外形也是一样,百变不离其形。
全新品牌“品牌元素”如何定义?没有既定的品牌元素怎么办?我列举了几个方法:
一.专业领域产品,从不同领域用途做风格划分,可以得到适合的产品形态、产品色彩,产品工艺等品牌风格定位方向。
我找了一些图片来参照说明,上图是医疗产品,通常不会有人在在医疗环境下心情很Hi,很高兴,他们通常很平静、或者沉闷郁郁寡欢,这种情形我们就要让产品给人带来安宁祥和、干净卫生、自然舒适的感觉,产品形态线条要柔和、色彩要淡雅。
下面的这些图是工业工具类的产品,大家一看对比一下就知道,如电锤电钻、摩托车等这种运动型的充满活力的产品,视觉感观上就要做到粗矿强壮、扎实有力、配色醒目、线条硬朗、充满活力、视觉张力感。
二.日常生活用品,从用户特征(年龄、男女、职业、文化等背景特征)做风格划分,可以得到适合的产品形态、产品色彩,产品工艺等品牌风格定位方向。
以上列举的是品牌产品设计元素如何去定义,我想大家现在对产品上的品牌元素如何去提炼、挖掘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。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适合其品牌的方向。
那么!讲完品牌产品设计,可能有些朋友会想应该开发什么产品,做哪一个领域,这就需要我们关注设计之外的社会需求问题了,同时也是社会、人文、环境、政治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洞察。社会问题决定文化环境,社会环境决定物品环境。比如说老弱病残孕幼,我们能为他们提供到什么帮助,可以做一些什么产品?
设计之内就是我们专业人士需要关注的文化、学术、个性、专业,比如不同线条轮廓的变化,会带给人不同的感观体验和使用感受!我们看下面这张图,正圆到正方形,不同的变化产生的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。
品牌产品的形象讲完了,现在我们讲人性化研究,为什么要人性化,因为产品是给人使用的,为人提供方便的。是藉由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需求,从用户心里、使用习惯到产品技术等进行深度研究,产品设计研究的具体分类如:人与产品的关系研究、产品与产品的关系研究、产品与环境的关系研究、产品功能技术创新研究。
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案例,这个是讲安全需求,日本学术界认为,家用电器类产品,如果上面有外露孔的,孔径直径不能大于4mm,因为很可能家中有小孩,而这个世界对于小孩子来讲是全新的,产品上的声光电等都会让小孩子产生好奇心,难免会用手指头去触摸,这样就很容易照成安全隐患。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,人都是会犯错误的,所以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这些,在用户没有正常使用产品的情况下,也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。
这个是舒适性的需求,我们在做台灯设计研究分析的时候发现,比较适合常人的光照高度(光照距离台面)在40-42cm左右。人们习惯将台灯调至这个高度。
产品设计中人性化研究内容之广泛,其中主要包含:安全需求、舒适需求、健康需求、审美需求、面子需求、趣味性需求、操作体验等由产品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,设计师为用户寻找满意答案。(产品的人性化研究内容非常广泛,由于内容篇幅太多小编在此略过)
下面给我大家分享的是设计师不同层级、不同角度对设计的理解状态,设计师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价值的设计成果,我把这个分为四个阶级层面:
一是技术层面的设计,也就是初级美工,关注效果图的制作技能或技术如何实现这块;
二是艺术层面的设计,关注形态艺术、情感,属于感性层面,满足审美需求;
再高一个层次的设计是文化层面的设计,关注社会人文,融入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,有文化的设计,产品才有生命力。不是跟随文化,而是引导、创新文化。属于社会文化层面;
再到第四个层面,就是人与自然层面的设计思考,也就是满足文明需求的设计,返朴归真,简而不陋,华而不奢。尊重自然,用减法设计物品。我想这个层面是比较理想的设计状态,我认为设计是可以引导人类往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的,这也属于理智层面。
接下来我给大家再分享一个观念,这张图片是我画的,讲的是人的大脑与内心的功能区别、各自的作用。各位,我们知道,当一个女孩想嫁人的时候应该最先想到的是嫁给心上人,男同胞也是一样,而不是仅用大脑思考谁的条件更好,钱更多,有房有车有存款,对吧?而应该听由内心的感受,是爱不爱,有没有爱?这些是内心才能感受到的。一个人即将死亡的时候,说的话都是温善的,诚实可信的,围在他身边的人会问他最后的心愿是什么?还有什么心愿没有了结的?这些信息都掌握在我们内心,所以说,我们的内心决定着我们人生的大事,开心与否、幸福与否我们内心知道。如果说各自的角色或重要性如何权衡,我打比方说,我们的内心就是我们的老板,而我们的大脑是给它打工的,大脑是为我们内心愿望服务的。
我之所以分享这张图,下面我是想讲到设计工作者应该有的姿态,我认为设计师需要具备大师风范,什么是大师风范?不是你获得了几个设计奖就是大师了,只有当你的心态、你的格局到了那个高度,你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一些有用的、有价值的问题。才能够做出一些对社会对自己有价值、有帮助的事情。
一、心态低
像水平面,哪里低往哪里流,低了才平稳、平静,才能冷静思考,切忌浮躁、骄傲,凡事不必太固执。
二、价值高
良好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作品,知好歹、懂美丑。我们常说:跟对人做对事;跟错人做错事;跟好人做好事,跟坏人做坏事;跟好人学好,跟坏人学坏。
三、有智慧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让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。
各位,我问大家一个问题:你们认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? 我来告诉大家,知识能改变命运,但是,这个“改变”应该加上双引号。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?是变得富有了,越来越幸福了,还是贫穷了,越来越困苦了?我觉得都有可能。关键是看你怎么利用知识,各位,“怎么用”靠的是什么?是智慧,真正能改变我们命运的,是人的一切行为之上的智慧。
什么是智慧?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各位!这句话是谁说的?六祖慧能。智慧就是灵性,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的灵性,需要我们去感应它、去发现它。遵循“真善美”的初衷,回归自我,返璞归真,做回原本的自己,不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、社会知识的影响,而是听由心声,懂得感恩,感恩天地万物,只有纯净的心灵才能感应真善美。
人之初,性本善。人之初,原本都是美的,都是可爱的,都是善良的,都是真诚的,我们为什么不做回那个自己呢?偏要带着面具去生活,你的真善美呢?你带着面具,别人会防着你,你有一颗自私的心,别人会远离你,何苦呢?何必呢?
四、懂感恩
感恩真正的价值,体现在内心平静,不忧患得失。
五、信因果
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一切是非好歹善恶美丑,均会得到相应的报应。照观你的过去,你发现,但凡善恶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:)
所以!设计师的立场,决定设计师的收场。当设计师的追求,超越了用户的要求——设计引导市场;当用户的要求,超越了设计师的追求——设计跟随市场。
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