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永铨(Tommy Li)
李永铨(Tommy Li),有“品牌医生”之称,是香港新一代设计大师,李以作品大胆见称,是少数能跻身国际市场的香港设计师。李永铨近年获奖数目已超过五百八十个,为华人设计师之冠。日本最畅销的设计杂志Agosto称李永铨为香港未来十年最具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。
在本次深港设计双年展 Billwang工业设计网有幸与李永铨先生就品牌、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的交流。本次访问,李永铨先生和我们分享了他当“医生”的工作过程,同时也给了现在的设计师们一些宝贵建议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李老师,您好,很高兴与您在深港双年展与您见面,我们想借这个机会向您请教几个问题,这些问题也是设计师经常问到一些问题,希望您能帮大家解答一下。
李永铨:好的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我们知道您与很多大品牌合作过,有“品牌医生”的美誉,那您如何看待品牌发展当中设计所扮演的角色?
李永铨:我主要做零售方面的品牌策划。到目前为止,很多人有一个误解,尤其是在中国,他们认为品牌就是设计,设计就是品牌,所以在设计的后期,早25年和后10年有很大的差别。前面是平面设计,但到后面,很多人就叫品牌设计。其实到最后都不是,其实是平面设计。
首先要明白,在今天,平面设计是已经不能足以帮到一个商品这么简单。因为在整个品牌策划里面,设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.我们会想到营销,想到市场,不止是设计这一方面。设计只是在品牌里面占三分之一。所以这一个问题,在整个消费者里面,单单一个漂亮的包装,是不是就能征服到这个市场呢?现在看来,单靠包装是完全不够的,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策划。
要应付现在这么成熟零售市场,我们做的功夫其实会更加多。从人开始,不单只是想一个设计,一个包装。我见到过一些很成功的设计,很漂亮的设计,但是在市场上却没有做的很好。如果设计不能解决这个问题,那我们根本就不用做好的设计了?但是实际是真的,有一些很漂亮的设计,一些很好的设计,为什么到最后失败收场呢?话说回来,我们看到一些一般般的设计,但是在市场上面,销量却很好。这一点,真的让一些设计师很迷茫。为什么会这样?所以我说,今天不单止只是一个设计的问题,是整个市场,是整个品牌,是整个战略的问题,品牌的建立不能单靠设计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那设计的立场和价值呢?
李永铨:因为品牌的价值是在乎它能不能真真正正的增加客户的利润,或者是提升这个品牌在市场的地位。有些长远的做法,让这个品牌在这个市场领域地位提高的,但不是马上有效果。话说回来,有一些客户因为自己的亏本,他要马上改变。但是说真的,我们真的是像一个医生那样,每次看不同的病人,就要下不同的药。有些不是很大问题,不过它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够高,但是有些不同,甚至有些要很大改变,得动个“大手术”才行。我们每次都要看它的“症”是什么。
我现在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来急躁,尤其是中国。客户往往希望很快能见到效果。有些客户给了你钱,要马上起到作用。其实有些东西是需要一层层上去的,任何的品牌是需要历史的,是需要时间的,不可以一步登天。可能有些东西能一夜改变,但绝大多数是不大可能的。
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做什么呢?其实是用更多的时间去看“症”,去分析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?但是现在连诊断的时间都没有,与客户开两个小时会,下个星期便希望能让我给出方案。什么都不知道,就要回去做方案,这怎么可能对症下药呢?策划一个品牌,我们要用很长的时间去诊断,去找出这当中存在的问题。当你连问题都没找到的时候,你又怎么可能对症下药呢?我觉得大部分做这个工作的人都没有摸清楚他的问题在哪,或者是只看到他表面的问题,有时候我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了解,才能看到他更深入的问题。所以第一件事,太急的事我们不做,是这样的,我“医治”不了你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那您在诊断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呢?
李永铨:有两方面。第一,在客户的方面,需要和客户走的很近,我才能看到问题。我甚至会去客户那边工作,可能会去做销售员,看下它存在什么问题。另外一种是对客户的使用者做调查,了解清楚他们为什么不来消费?为什么不喜欢这些产品?为什么他们来过一次之后就不再来了?我需要用足够的时间对它的消费群进行调研,才能得到答案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这么说,品牌策划中,调研和调查很重要?
李永铨:是的,因为你不经过长时间这一关,你根本不知道客户的有什么问题,一个30年、50年的企业,他发生的问题,我不相信通过一个两个小时的会议你就能清楚他的问题所在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市场是设计进入生活的主要通道,你怎么看待市场的因素?
李永铨:其实生活是和设计平衡的,生活也是不停改变的,以前我们有了彩电,有了空调就够了,不讲什么品牌,不讲什么进口,有已经很好了。现在,我们会关注这个东西是什么品牌的,是哪里进口的。我们的消费方式改变了,我们的生活模式改变了。就是说,我们赋予的设计也需要随之改变,否则,我们就会在市场后面。
而大部分失败的品牌都是在市场后面,苹果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当他带领导市场时候,他就是第一。过了两年,他在市场后面,现在都被逼着要转5.5寸大屏幕,才能赢回这个市场。有很多的客户,他对自己的品牌很熟悉,对自己的产品很熟悉,但是,最大的问题是,他不熟悉那帮消费者喜欢什么,因为他们比你走的更快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也就是说要迎合市场的话,就必须要和市场贴的很近。
李永铨:是的,你要更好的发展,你就要带领走在市场前面。如果你在市场后面,那你就永远是个跟随者。看电话行业就明白了,电话行业大部分都是跟随者,你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。到最后,大家只不过是用一个最低廉的价钱,去供应这个市场,怎么生存下去呢?为什么像苹果在内地炒到2万块都有人买,其实就是看你自己本身,就是看你的能力有多少,你的独特性有多少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您认为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话,应该如何设计自己?
李永铨:首先设计师一定是要专业,第一件事,将自己做的专业。第二,给自己一个原则。我喜欢你的设计,我不喜欢的你设计,我喜欢这个作家,我不喜欢这个作家,我喜欢这部电影,不喜欢那部电影,其实你是喜欢什么呢?你喜欢的是一个个性。所以第三,设计师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。无论电影、设计,其实我喜欢的是这个个性。设计师应该有个性,有原则,一定要专业。如果这三点你做不到,那么你在成功这条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我们平台上很多一些设计师,您能不能给他们一些建议?
李永铨:其实这个行业能不能够生长下去,影响力还有没有,价值还需不需要存在,就看我们后面还有没有更加好的新生代,如果没有“新鲜血液”,或者没有我们这一代好的,那么设计这个行业很难前进。所以我经常说一句话就是:我们这一代,要尽我们所有的力量,所有的气力,去帮助下一代去超越我们。如果我在这一行,是最好,是最后一个,那这个行业到此为止。你多厉害都没有用的,就只能到此为止。我希望是应该让下一代超越我们,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好的发展。这个就是我希望的。事实上,在中国,是一个喜欢大师的社会。我想每个人都需要去反省自己,而不是包装自己。去思考应该如何走下去。而不是看几本书,认识到几个知名的设计师,就可以奋发图强。需要的是一个深层次的反省。去思考这个行业要怎样走下去,或者是自己应该怎样走下去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你觉得内地的设计和香港的设计有哪方面的差距?
李永铨:中国内地的设计水平是很高的,当我看到他们在文化创作方面,在非商业设计方面水平是达到很高的。回过头来,如果在文化设计水平这么高的情况下,我也希望他们在商业设计都会有很高水平的作品诞生出来。但事实不是!
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在讲,是客户的问题。我可以告诉你,那个不是绝对,不是全部。当然啦,每个客户都有客户的问题,都会有自己的劣根性。所以我觉得不能单单以这个问题作为借口,自己反而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。我改变不了这个客户,我改变我自己。我用另一个办法去冲过去。所以到今天,我不会将问题只是归咎到客户那里,我也会反省自己的问题。
Billwang工业设计网:所以有时你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。
李永铨:当然的,一个巴掌拍不响的,不能只是单方面的。第二个最重要的是选择客户,不是每个客户都能做的好的。有的客户根本就没办法去做,有的客户是注定要失败的。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原则,那么,你就要放弃。我的做法就是这样,你不听我的,你不会接受人,你只会说一句话,再见!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问题。你可能很认识自己的产品,但是你不认识这个市场。我们认识市场,我们知道今天发生什么事,但是你一直要我听以前的东西,我觉得没用。当然放弃一个客户是一件很难的事,也是需要勇气的。